图书
您现在的位置:中华考试书店 > 其他书籍 > 文学 > 书籍介绍
以下商品同时被关注

推荐商品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论

放大图片

  • 现价格

    ¥23.00
  • 定   价

    ¥23.00折扣:100折 立即节省:¥0.0
  • 评   价

    已有0人评价
  • 库   存

    缺货
  • 我要买

收藏人气:(0)
您可能对以下书籍有兴趣
1件商品组合购买
总定价:¥
考试书店价:¥
立即优惠:¥

编辑推荐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中华学术的骨骼;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延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内容简介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钱志熙教授评价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讲义,而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山”。
  《中国中古文学史》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对象,丽当时的学术界,除章太炎外,都对魏晋玄学相当陌生,连梁启超也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数千年学术思想最衰落之时代”。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
  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其研究方法也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1918年北大国文门授课目标是“使学者(指学生)知各代文学之变迁及其派别”,而刘师培在此之前便开始了探讨文学渊源流变的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亦是近现代学术体系中的文学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作者简介

刘师培(1884-1919),出身经学世家,早年投身政治,后专心治学,其学问贯通古今,在新学旧学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英年早逝,但15年中著书74种,可谓“著作等身”。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化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仑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论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洁与整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经学教科书
 序例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
 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等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
两汉学术发微论
 总序
 两汉政治学发微论
 两汉种族学发微论
 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近儒学术统系论
 清儒得失论
 近代汉学变迁论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汉宋学术异同论
 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
 近儒之《易》学
 近儒之《书》学
 近儒之《诗》学
 近儒之《春秋》学
 近儒之《礼》学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六儒颂序
 近儒学案序
 习斋学案序
 幽蓟颜门学案序
 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
 东原学案序
 王艮传
 刘永澄传
 孙兰传
 徐石麒传
 蔡廷治传
 颜、李二先生传
 朱泽法传
 汪绂传
 全祖望传
 戴震传
 崔述传
 田宝臣传
 戴望传

书摘插图

第一课 概论
物成而丽,交错发形;分动而明,刚柔判象:在物佥然,文亦犹之。惟是捈欲通,绂埏实同;偶类齐音,中邦臻极。何则?准声署字,修短揆均,字必单音,所施斯适。远国异人,书违颉、诵,翰藻弗殊,侔均斯逊。是则音泮轾轩,象昭明两,比物丑类,泯踌从齐,切响浮声,引同协异,乃禹域所独然,殊方所未有也。
此一则明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
《易大传》日:“物相杂故日文。”《论语》日:“郁郁乎文哉。”由《易》之说,则青白相比、玄黄厝杂之谓也;由《语》之说,则会集众彩、含物化光之谓也。嗣则洨长说文,诂逪相诠;成国释名,即绣为辟。准萌造字之基,顾諟正名之指,文匪一端,殊途同归。必重明丽正,致饰尽亨,缀兆舒疾,周旋矩规,然后考命物以极情性,观形容以况物宜,故能光明上下,劈措万类,未有志白贲而诜翰如,执素功以该缋事者也。
  此一则申明文诂,俾学者顾名思义,非偶词俪语,弗足言文。
  文区科臬,流衍万殊:董、贾摛词,未均羡绌;彦和综律,始阐音和。清浊周疏,间世斯审;后贤所阊,古或未昭。何则?人性之能,别声被色而已。声弗过五,而生变比音,弗可胜奏;色弗过五,而成文不乱,不可胜宣。故舞佾在庭,方员自形;蕤宾孔和,林钟遐应:因物而作,或秉自然。至若龙璨齐晖,上下异昭;笙镛节律,间代而鸣;彰彩谐音,率繇世巧。由是而言,前哲因情以纬文,后贤截文以适轨。故沈思翰藻,今古斯同;而美媲黄裳,六朝臻极。挽近论文,恒以后弗承前为诟。
  ……

商品评论(0条)

内    容:

购物评价

所有评论都来自购买本商品用户!

你要登陆后才可以发表评论登录|注册

    支付方式

    多种收款方式 支持外卡,7X24小时客服 技术支持快速反应 支付更简单,交易更安全,结算更及时!

    内    容:

    购物评价

    所有评论都来自购买本商品用户!

    你要登陆后才可以发表评论登录|注册

    多种收款方式 支持外卡,7X24小时客服 技术支持快速反应 支付更简单,交易更安全,结算更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