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您现在的位置:中华考试书店 > 其他书籍 > 历史 > 书籍介绍
以下商品同时被关注

推荐商品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放大图片

  • 现价格

    ¥98.00
  • 定   价

    ¥98.00折扣:100折 立即节省:¥0.0
  • 评   价

    已有0人评价
  • 库   存

    缺货
  • 我要买

收藏人气:(0)
您可能对以下书籍有兴趣
1件商品组合购买
总定价:¥
考试书店价:¥
立即优惠:¥

目录

代序·坚持文化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致词
第一编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
 现代性构建与现代三大文化思潮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
 论民国初期道德问题之争论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与知识分子心态类型
 略论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
 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
——20世纪初叶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
 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论前后“甲寅派”
 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丁文江:一个科学家的政治关怀
 章门弟子与五四文学革命
 科学·革命·救国
——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之审视
第二编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以学术本体为视角
 “乾嘉新义理学”与清代汉学研究
 “谱系”与“建构”:中国近世清代学术史论述
 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
——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
 学术调融与晚清礼学的思想活力
 晚清时期的理学社会
 救亡图强思潮·进化史观·唯物史观
——中国近代史学的三次跨越(论纲)
 “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探析
 罗泽南“尊朱黜王”思想略论
 刘师培的文字学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
 蒋廷黻史学理念释要
 再论《十批判书》的撰著动机与论学宗旨
第三编
 老树能否接新枝:晚清议改科举新探
 清末新式学堂的伦理教育与伦理教科书探论
  ——兼论现代伦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
 科举制度的革废与近代中国文化之演进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兴学经费的解决方案与实践
 清末学堂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控制
 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
 近现代山东吕剧的兴衰与发展
第四编
 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时间
……
第五编
第六编
附录 “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编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
  耿云志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近代转型期。从戊戌维新开始,直到民国时期,变革政治制度成为人们最迫切的追求。政治革命与改革遂成了社会大变局中最中心的议题。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转型,处处都会碰到与政治变革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必要的。
  一、政治与文化的意义界定
要了解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先要对政治与文化作一清楚的界说。但很遗憾,至今尚无世所公认的权威的界说,无论是政治,或是文化,都是如此。为了提出我们对于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的见解,我们只好综合各家的说法,提出我们自己对政治与文化的界说。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关于政治是这样说的: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之后,主要表现为调整人民内部关系和管理公共事物。政治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接着,它又指出:“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①该书还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的一些界说的大意。它列举出下述几种说法:“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和
保存权利的行为”;“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物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物”;“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该书也征引了几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如“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问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②。
从上述各种界说来看,一方面确如该书编者所说,历来政治学家和政治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政治作出不同的界说,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唯一权威性的定义。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界说,发现这些界说中含有某些共同的因素。第一,都涉及到各社会行为主体,即各阶级、阶层、群体、集团和个人,以及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正如《政治科学》一书的作者指出的:“权利是政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①第二,都离不开国家事务,通过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争取和保护本阶级、阶层、群体、集团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第三,国家通过一定的机构制定和执行政策以调整权力和利益的分配。由此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大体涵盖上述诸因素的界说:政治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群体、集团和个人,通过参与国家事务,为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国家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以调整权力和利益分配的过程。
关于文化的界说,历来更加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在研究文化转型的问题时,我们只能采取狭义的文化界说。按广义的文化界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狭义的文化界说,文化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而言。稍展开一点说,文化是人类在改变自然以取得生活资料、不断改善生存条件的过程中,以及在社会生活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产品(诸如技术、科学,以及政治、法律、军事、艺术等等)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信仰、道德、风俗习惯等等。
根据上述的文化界说,政治是属于文化范围内的。因此,在讨论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时,文化的范围势必再加缩小。在这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而言,只包括技术、科学、艺术、信仰、道德、风俗习惯等。既然是相对于政治等等而言,则明显可见,它是与政治等等处于同一层次的东西。原则上说,它与政治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但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直接关涉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所以,它在社会生活中就具有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其他的精神文化便会发生某种不对称的强大作用和影响。
这里还须说明,我们所说的政治变革,包括暴力革命与和平改革,就近代中国而言,就是通过暴力革命或和平改革,以某种形式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所说的文化转型,是指从近乎封闭式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联系的,以孔子与儒学定于一尊,严重压抑个性的古代文化,转变到开放式的,与某种形式的近代民主制度相联系,否定一尊的权威,鼓励个性发展的近代文化。这两个变革(即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的过程,方向是一致的,是同流并进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二、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中国人自觉地产生政治变革的观念是从维新运动开始的,也就是在1895年前后。当时,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主要是关注政治制度的改革,没有独立地考虑文化变革的问题。他们的言论涉及文化问题时,只是从政治变革的需要出发。到了20世纪初,当革命运动与立宪运动都蓬勃兴起的时候,人们才比较清楚地意识到,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需要有一番移风易俗的文化变革。很显然,那时,人们仍是从政治变革的需要出发考虑问题的。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以后,因旧势力强大,民主力量太弱,以至“在民主国体之下,人民备受专制之苦”。到了这时,人们才开始觉悟到,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民主制度才会有必要的社会思想基础。陈独秀把这称之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可见,在近代中国,人们是先有政治觉醒,然后才有文化觉醒。但政治觉醒会带动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变动;反过来,文化觉醒则可为政治觉醒在制度上落实提供相应的思想基础。
1.近代中国人的政治觉醒
近代中国人是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的双重压迫下开始政治觉醒的。自从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以后,又累次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压迫。土地日蹙,主权日削,人们真有国亡无日之感。人们曾有过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抗争:有组织的反侵略战争,自发的反侵略战争,反洋教运动,等等。“师夷长技”的所谓“洋务运动”,也是这一系列抗争中的一种。但所有这些,都还不能算作政治觉醒,只能说是民族自卫的反应。其所以达不到政治觉醒的地步,一则,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列强之所以强的原因和道理;二则,还不曾觉悟到中国本身之所以弱败的根本原因何在。在19世纪90年代之前,只有极个别的中国人,略窥西方国家之所以致强的政治制度上的根源,并暗示,中国之政教精神与西人相反,是以与强者遇,而归于弱败。进入90年代之后,始有部分先觉者意识到,中国欲免败亡,当改革政治制度。郑观应、王韬、马建忠、陈炽,甚至重要朝廷官员张树声、崔国因等都先后提出模仿西方,建立议院制度的思想主张。经戊戌维新运动的洗礼,中国比较开明进取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官绅,都陆续卷入改革与革命的政治旋涡中,至少,也对革命或改革表示同情和赞助的态度。1903年以后,革命运动渐渐进入高潮。1904年以后,立宪运动亦渐渐进入高潮。无论革命,还是立宪,都是要以某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都是要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这就是近代中国人政治觉醒的本质内容。在革命党方面,可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代表。他的三民主义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在立宪派方面,可以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他的人民主权的思想和国会与责任政府的主张是很清楚地表达出近代君主立宪的政治要求。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主权的担当者。遗憾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国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的却很少。梁启超的思想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这也是革命党与立宪派虽然通过短暂的联合达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目的,却没有能力在中国落实民主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我们看到,政治觉醒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变动。在维新运动时期,为了人才的需要,人们极力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学堂,并发行报刊杂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难能可贵的是,这时就有人提出用白话来宣传和吸引群众参与政治变革;还从戒缠足人手,开始进行解放女子的工作。鉴于这些情况,人们一直公认,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造成了近代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初步萌芽。后来,革命运动和立宪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无论是革命党,还是立宪派,都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群众参与到自己的运动行列。为此,他们更加需要大力从事宣传和教育运动。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力量,办报纸、杂志,办学堂,倡游学并实际资助有为之青年出国留学。根据方汉奇等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所附的《报刊名索引》加以检索,估计清末为鼓吹革命与改革而创办的白话报刊已达200种左右。①科举制废除,新教育得以发展,大略估计,清末,在新式学堂受过教育的人,可能达到两三百万之多。
  ……

商品评论(0条)

内    容:

购物评价

所有评论都来自购买本商品用户!

你要登陆后才可以发表评论登录|注册

    支付方式

    多种收款方式 支持外卡,7X24小时客服 技术支持快速反应 支付更简单,交易更安全,结算更及时!

    内    容:

    购物评价

    所有评论都来自购买本商品用户!

    你要登陆后才可以发表评论登录|注册

    多种收款方式 支持外卡,7X24小时客服 技术支持快速反应 支付更简单,交易更安全,结算更及时!